新闻  |   论坛  |   博客  |   在线研讨会
英方自曝在华为内部安插间谍:把华为查了个遍
传感器技术 | 2022-01-17 07:53:25    阅读:411   发布文章

据央视网2022年1月15日消息,2021年11月,新加坡前外交官马凯硕透露,一位英国企业高管称,英方在华为内部安插情报人员进行全面检查,确认华为没有任何威胁。而且英国最初选择了华为,但几个月后迫于美方压力“投降”。

  

据海外网消息,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。有记者提问,据报道,10日,英国前商务大臣凯布尔表示,英国政府禁止华为5G设备和服务的决定“与国家安全无关”,而是迫于美国压力,是因为“美国告诉我们应该这么做”。在其担任大臣期间,情报和安全部门曾多次保证,使用华为服务不会带来任何风险。发言人对此有何回应?


汪文斌表示,这再次印证了所谓国家安全、5G技术风险的理由,不过是美国用来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幌子。美方推出的“清洁网络”是“胁迫外交”的代名词,从东芝、阿尔斯通到华为,再到三星、台积电,美国“胁迫外交”的受害者遍布世界各地,美国的霸凌行径必将遭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抵制和反对。


英国禁止华为的事件
  
华为很早就着眼于全球,早在2001年,华为就在英国设立第一个办事处,不过那时候并没有进军英国的市场。一直到2006年,华为才和英国签署了协议,为英国升级铜缆宽带网络,这也是华为在英国的第一项业务。

  
从这时候开始,英国和华为的关系一直很不错,甚至英国电信还指定:英国21世纪网络供应商的首选为华为。在4G网络的而建设过程中,华为就是英国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,比如:华为拥有英国4G份额的35%,负责了英国44%的高速光纤接入。

  
由于华为和英国的关系一直不错,合作也很顺利。英国一开始也乐意让华为参与到英国的通信基础建设。于是,在2018年,华为对外宣布,在未来的5年里,将在英国追加30亿英镑的投资。不仅如此,华为还买了地,准备建设一个研发中心。总而言之,华为在与各国的合作当中,英国也算是华为最重要,也是合作最多,最好的国家之一。

  
因此,在5G的建设当中,英国自然也想和华为继续合作,把华为作为5G重要的合作伙伴。

  

然而,2018年7月份出现了转折。当时在加拿大举办了“五眼联盟”的年度会议,首要的议程就是华为5G技术,目的也很直接,就是对华为展开“密集封锁”。会议结束后,英国并没有像会议上讨论的那样封锁华为,相反英国依然允许华为参与英国的5G网络基础建设。2020年的1月份和4月份,英国都曾经表态过,依然会选择让华为继续参与到5G建设。


不过,英国当地时间2020年7月14号,英国文化大臣奥利弗·道登(Oliver Dowden),英国已经决定停止在5G建设中使用华为设备。在此之前,英国允许英国的相关企业在建设5G的过程中,可以采用35%的华为设备。随着英国政府宣布放弃使用华为设备,英国政府从2020年12月31号停止采购新的华为设备,并决定在2027年之前拆除掉现有的华为设备。而放弃使用华为的理由,非常冠冕堂皇,就是所谓的“国家安全问题”。
 


奥利弗·道登同时也道出了英国的无奈,他承认,禁止华为的5G设备会导致英国的5G建设被耽误至少1年,而且还要多花费5亿多英镑的费用。2027年前要拆除掉华为设备,还会额外增加数亿英镑的费用,以及又耽误多年的时间。


这还只是把华为清除出英国通信设备所需要的成本。要知道,华为的5G方案相对于其他的竞争对手,不仅便宜,而且还好用。也就是说,把华为的设备换成其他竞品,又要多花不少钱。除此之外,英国此前使用了不少华为的4G设备,如果继续由华为来升级,可以节约路测成本和时间。而由其他供应商来升级,仅仅是过渡所需的时间都至少需要1年~1年半的时间,期间所消耗的成本又是不计其数。
  
说白了,英国放弃华为的后果,就是要消耗大量的成本和时间,还会让自身的通信网络建设发展减速,而这些额外的成本支出,最终都会转移到英国的百姓身上。再加上英国早就派遣国间谍到华为内部调查,并没有发现任何可能对英国造成的威胁。我们也不难得出,英国这样做纯属是无奈之举。那是谁在搞鬼?
  
相信大家都很清楚,那肯定是美国。据欧洲媒体Euractiv报道,英国前商务大臣文斯·凯布尔在一次活动上坦言承认,英国封锁华为的决定是因为美国人告诉他们应该这么做。
  
也就是说,英国禁止华为和英国的国家安全无关,而是迫于美国压力。他还透露,
  
在担任商务大臣期间,英国的情报和安全部门就曾多次保证,使用华为的服务并不会带来任何风险。

  
根据媒体报道,特朗普也承认劝说盟国禁用华为,他威胁盟国:想要和美国做生意,就别想用华为。很显然,美国一直在试图阻止它的盟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,使用中国科技公司的产品,想要以此来限制中国科技的发展。


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

参与讨论
登录后参与讨论
推荐文章
最近访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