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); //-->
AIGC革命,又到了拼算力的环节
2022年,是AIGC的革命元年。
DALL·E 2的诞生让「文生图」火了整整一年,紧跟其后的Stable Diffussion、Midjourney更是启发了无数人的艺术灵感,甚至让不少画手感到了「失业危机」。到了年末,ChatGPT更是在全民中掀起AIGC的风暴。虽然是压轴出场,但「强化学习」(RLHF)赋予它的魔力,成功地掀起了一场全民的狂欢。刚刚我们提到的这些应用,虽然看起来花里胡哨,但在背后提供支撑的依然是大家熟知的大模型们。众所周知,对于大模型来说,不管是前期的训练还是后期的推理,都离不开巨量的「算力」。举个例子,「当红炸子鸡」ChatGPT和DALL·E 2基于的GPT-3,以及国产自研的源1.0、悟道和文心等等,不仅在参数量上达到了千亿级别,而且数据集规模也高达TB级别。想要搞定这些「庞然大物」的训练,就至少需要投入超过1000PetaFlop/s-day(PD)的计算资源。也难怪OpenAI在大炼GPT-3之前,会让微软花10亿美元给自己独家定制了一台当时全世界排名前五的超级计算机。但是问题在于,并不是每个需要到大量AI算力的企业或高校,都能财大气粗地斥巨资搞一个自己的「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中心」。那么,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,让算力变得更加「普适普惠」,是不是也能实现相同或更好的效果呢?于是,在2020年12月的时候,国家信息中心和浪潮信息联合发布了《智能计算中心规划建设指南》。其中,便提到了一个全新的概念——智能计算中心(简称,智算中心)。智算中心是什么?
为了能更好地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的问题,智算中心的发展就需要基于最新的AI论和先进的AI计算架构,并以AI芯片、AI服务器、AI集群为算力的载体。首先,当前主流的AI加速计算,主要是采用CPU系统搭载GPU、FPGA、ASIC等异构AI加速芯片。由于GPU芯片中原本为图形计算设计的大量算术逻辑单元(ALU),可为以张量计算为主的深度学习计算提供很好的加速效果,因此广受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欢迎。随着越来越深入的应用,GPU芯片本身也根据AI的计算特点,进行了针对性的创新设计,如张量计算单元、TF32/BF16数值精度、Transformer引擎(Transformer Engine)等。而更加「专一」的AI计算加速芯片,主要脱胎于GPU芯片。特斯拉Dojo人工智能训练芯片其次,作为智算中心算力机组的AI服务器,则采用CPU+AI加速芯片的异构架构,通过集成多颗AI加速芯片实现超高计算性能。为了满足各领域场景和复杂的AI模型的计算需求,AI服务器对计算芯片间互联、 扩展性也有着极高要求。最后,智算中心还需要对业界主流、开源、开放的软件生态提供充分的支持。比如,用于开发AI算法的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和PyTorch,为适应CV、NLP等特定场景开发而构建的一系列开源库等等。智算中心总体架构不过,和国外那些大厂给自己定制的高性能计算中心不同,智算中心其实是一个面向公众的基础设施,更好地解决建不起、用不起算力的问题。其中最为直观的便是,作为「神经中枢」的智算OS(智算中心操作系统)就是为了让智算中心可以对算力资源池进行高效管理和智能调度,从而更好地对外提供算力、数据和算法等服务。如今,距离2020版《智能计算中心规划建设指南》的发布已经时隔两年,而我国的智算中心发展也已经进入了新阶段。为此,国家信息中心和浪潮信息联合开展了与时俱进的研究,于2023年1月推出了更新的《智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》(以下简称「指南」)。所以,为何还要兴建智算中心?
智算中心是数字经济时代促进产业转型升级、优化产业结构、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基础设施,并为快速增长的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撑。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:推进AI产业化、赋能产业AI化、助力治理智能化、促进产业集群化。然而,问题也随之而来
不可忽视的是,在如火如荼的建设过程中,这些智算中心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和挑战。
首先,我国对智能算力的需求与日俱增。《2022-2023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》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达155.2 EFLOPS(FP16),预计到2026年,我国的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,271.4 EFLOPS。在未来80%的场景都将基于AI,它们所占据的大部分算力资源,都是由智算中心承载。我国智能算力发展情况其次,围绕算法的服务模式也需要完善。自2011年以来,全球AI领军企业和研究机构纷纷加入AI大模型研究,模型参数急剧增长。在短短三四年时间内,参数规模快速从亿级突破至万亿级,同时出现了很多代表性大模型,如谷歌发布的BERT,OpenAI发布的GPT-3等。传统计算范式的改变,也必然推动智算中心的服务模式从提供算力为主,向提供「算法+算力」转变。最后,现阶段存在的概念认知尚不清晰、建设标准尚不统一、应用场景尚不丰富、运营模式尚不成熟等问题,也直接影响着智算中心的发展。怎么解决?
对此,《指南》给出的解决思路是:1. 普适普惠;2. 开放兼容。
先来说什么叫「普适普惠」。普适普惠是指,发挥公共基础设施的社会价值,既要满足用户对通用算力的需求,又要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场景对多元化算力的需求。具体来说,智算中心要朝着标准化、低成本、低门槛方向发展,使智能计算可以像水电一样,成为社会基本公共服务,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场景对算力多元化的需求。其次,就是要「开放兼容」。具体来说,就是要开源开放、培育生态。以开放硬件和开源软件为主,融合多元算力,实现算力的聚合、调度、释放,让智算中心「用起来、用的好」。同时,要加强对智算中心关键软硬件产品的研发支持和大规模应用推广。智算中心建设架构而为了实现算力服务的普适普惠、高效利用,也就是智算中心如何「好用、用好」的问题,《指南》指出智算中心建设还需要构建「算力基建化、算法基建化、服务智件化、设施绿色化」的「四化」技术路线。算力基建化是指,智算中心要具备对外提供高性价比、普惠、安全算力资源的能力,使AI算力像水、电一样成为城市的公共基础资源,供政府、企业、公众自主取用。算法基建化是指,智算中心通过提供预置行业算法、构建预训练大模型、推进算法模型持续升级、提供专业化数据和算法服务,让更多的用户享受普适普惠的智能计算服务,实现「带着数据来、拿着成果走」的效果:服务智件化是指,智算中心的发展将由传统的硬件、软件向「智件」升级。「智件」是指智算中心提供人工智能推广应用的中间件产品和服务。「智件」的构建,通过可视化操作界面,以及低代码开发甚至无代码开发的模式,为用户提供功能丰富、使用便捷的人工智能算力调度、算法供给和个性化开发服务。最后,还要做到设施绿色化,目前主要发展趋势就是采用液冷技术。展望未来
现在,以AIGC、元宇宙、智慧科研 (AI for Science)为代表的新兴场景,正在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,给我们的未来带来无限的可能。
与之相应的,智算中心建设布局浪潮正在全国快速掀起。智能算力的普适普惠,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,尤其是中小企业,创新的门槛大大地降低了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我们会很快见证「以数据输入,让智能输出」,智能计算会如水电一般,真正惠及每一个人。 来源:新智元*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,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,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